主题
- #多廳電影院
- #韓國電影發展
- #K內容全球化
- #媒體環境變遷
- #K內容
撰写: 2024-05-08
撰写: 2024-05-08 18:11
媒體環境的變化,帶來了韓國內容的全球化。
1990年代,如果問『要看什麼電影?』,90%以上的人都會選擇好萊塢電影。
當時,如果提議去看韓國電影,通常會被嘲諷『誰會看韓國電影啊?』
然而,現在韓國電影的觀影人數破千萬的影片已達數十部,
並在全球各大影展中橫掃各項大獎,韓國電影也開始走向全球化。
其背後有兩個主要的媒體環境因素在起作用。
那就是多廳影城和銀幕配額制度。
韓國電影可以劃分為1997年上映的電影《生死諜變》(쉬리)以及1998年CGV江邊店開幕前後兩個時期。
《生死諜變》當時投資了32億韓元,這在當時是一筆巨款,幾乎是韓國電影史上第一部大製作電影。
或許是看到了這部電影的潛力?1998年,CGV在江邊站Techno Mart開設了擁有11個放映廳的多廳影城。
緊接著,2000年,擁有16個放映廳的MegaBox在COEX開幕。
此後,2001年,《太極旗飄揚》和《實尾島》等電影的觀影人數都超過1000萬人,迎來了名副其實的「千萬觀影人次」時代。
多廳影城增加了電影院的放映廳數量,而眾多的放映廳和舒適的觀影環境吸引了大量影迷前往電影院觀看電影。
但是,僅憑電影院數量增加就斷定韓國電影產業的發展是不夠的,
那就是『銀幕配額』制度。
美國在與韓國進行貿易時,要求廢除韓國的銀幕配額制度,當時韓國政府也願意接受。
1998年和1999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景象,那就是『保衛銀幕配額궐기大會』(스크린쿼터 사수 궐기대회)。
電影演員、導演、工作人員、製作公司,甚至電影專業的大學生,近乎數千名電影從業人員湧入,
他們甚至剃髮示眾,走上街頭遊行,向全世界宣傳銀幕配額制度。
當時照片
特別是數百位頂級明星齊聚一堂,走上街頭遊行,引起了全國民眾的關注,
在明星們的影響力面前,政府最終決定維持銀幕配額制度,
美國也只好接受。
此外,1998年當選總統的金大中總統對電影的熱愛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維持銀幕配額制度和多廳影城的開幕,無疑是韓國電影發展成為產業,
並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電影的決定性契機。
评论0